烏梅汁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飲品,很多人都喜歡喝,那麼烏梅汁有哪些功效與禁忌呢?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!獨特的飲料“烏梅汁”從很久以前就已弛名中外,古代也有名叫“土貢梅煎”,“鹵梅水”等,已有幾百年的歷史。
烏梅汁的功效主要是止渴,祛毒,防暑,原是宮廷中專為皇帝製作專用的清涼飲料,後來此方流傳於民間,成了廣為普及的應季防暑飲品。用烏梅加糖等材料精製成的“烏梅汁”是古今中外馳名傳統飲料,烏梅汁的功效主要是解熱、止渴、防暑、祛毒等,在酷暑炎夏是倍受人們歡迎的飲料。對於烏梅汁的功效,自古就有所載,《本草經》說它“主下氣,除熱煩滿,安心”。《本草拾遺》記載它有“止渴調中,止吐逆”的功用。
烏梅汁的功效有哪些?緩解疲勞烏梅汁中含有較多的有機酸類,如檸檬酸、蘋果酸、酒石酸、枸櫞酸等物質,在成熟期還有氫氰酸等。這些有機酸經人體腸壁吸收後,可以抑制身體中的乳酸,緩解身體疲勞。提升消化力烏梅汁的功效還可以明顯的增強消化力,即使有些食用過量也不會造成食物滯積不消化的病患。若飲用加了紫蘇葉的烏梅汁,還能進一步增強烏梅汁的殺菌能力和增強對人體抗衰老的特有作用。
清腸胃、去油膩烏梅汁還有清腸胃去油膩的功效,這是因為烏梅汁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、微量元素,能夠有效地清除腸胃中積累下來的毒素、油膩。加上烏梅汁中含有較多的抗衰老活性物質,有抗衰防老的功效。去火烏梅汁的功效還包括去火生津、止咳等,可以很好地緩解由於空氣乾燥、暖氣引起的身體不適、上火等情況。因此,在乾燥的秋季可以多喝些烏梅汁。
烏梅汁的做法最傳統的烏梅汁是根據原清宮御膳房的秘方配製,材料是選用優質的烏梅泡發後,加入冰糖、桂花、蜂蜜及清水適量共同熬製後,再經降溫冰鎮而製成。本文為大家介紹的烏梅汁是改良後的版本,加入了山楂、甘草等,不僅繼承了傳統烏梅汁的功效與作用之外,還多了開胃消食的功能。
原料:烏梅6粒,山楂10克,洛神花5克,甘草3片,桂花醬8克,水2500毫升,冰糖適量(依照個人口味酌量)。做法:1、將鍋洗淨,置於火上,倒入2500毫升的清水,將烏梅、山楂、洛神花、甘草一同放入鍋中與水同煮。以大火煮沸後,放入適量冰糖,轉文火再煮1小時左右即熄火。2、將煮好的烏梅汁中的各種材料濾出,留取湯汁備用。3、取一乾淨的玻璃杯,將備好的烏梅汁倒入,再加入桂花醬攪拌均勻,靜置待涼,放進冰箱冷藏約1-2小時取出即可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