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之後,春天被隱藏起來,夏天開始生長。天氣熱時,許多人沒有胃口。這個季節可以和冬天的火鍋相比,大概就是夏天的烏梅汁。這種烏梅汁是夏季養生不可缺少的。
烏梅汁歷史悠久,是冷飲中的主流飲料,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。商周時期,一些人從新鮮的梅子果實中提取優酪乳作為飲料。後來,梅汁飲料出現在各個朝代。唐代孫思邈的《千金方》記載了一種無糖果汁,用鹹豆豉和烏梅熬製而成。南宋《武林九詩》中的“苦梅水”是烏梅汁的雛形。在清朝,有一種“清宮特寶,御用烏梅汁”。御膳房的食譜傳給了百姓,烏梅汁也正式面世。
烏梅汁主料:山楂、烏梅、杏子、梅肉、酸棗、陳皮、洛神乾花、甘草片、冰糖。《本草經》:“烏梅味酸,除燥熱外,能斂熱浮熱。”酸澀之物有收斂作用,能強身健膚,防止大汗損氣損陽。它不僅能平復肝火,還能幫助脾胃消化養肝。甘草、陳皮和洛神花等其他成分非常溫和,可以幫助我們用烏梅理氣健脾。
註:冰鎮飲用水或雪碧味道更好。冷凍後,正如梁實秋先生所說:“口感冰涼,酸甜適中,入口就像純發酵的大米,讓人不忍下嚥。”